会上,5个区发改经信局局长、22个业务科室负责人、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队长围绕工作职责,分别作了汇报发言,分析了抓运行当参谋、抓投资推项目、抓协调优服务、抓改革创示范等方面工作成效,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工作计划和措施。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恒波作总结讲话,研判了当前发改工作“差”的方面,部署了下步“急”的工作任务,要求全体发改人为实现全年GDP增长7%的目标发扬“拼”的工作精神。
会议指出,年初以来全市发改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聚焦开局“开门红”,锚定全年“满堂彩”目标、加强经济运行精准调度,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加快建设武汉新城,完善机场多式联运体系,保持武汉都市圈“融”的定力,塑造营商环境“优”的格局,助力重点领域“质”的提升,统筹推进发展改革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成绩只代表过去,要轻描淡写谈成绩,不惜笔墨道不足。当前部分重要数据指标在全省的排位与鄂州在湖北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不相匹配,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全市发改系统党员干部要打起十二分精气神,紧盯年度目标任务,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工作态势,抓好下半年工作:
(一)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统筹底线管控与四化同步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布局相适应相统一。重点推进梁子湖、花马湖和洋澜湖等重点湖泊水质改善工程,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二)严守粮食能源安全底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粮食产能不降低。加快推进鄂州电厂四期扩建项目,规划和启动建设一批大型地面光伏发电项目。(三)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示范区。织密都市圈路网,争取红莲湖、梧桐湖轨道交通项目纳入武汉新城统一轨道交通规划。推动武汉新城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四)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积极推进机场双跑道运行,持续完善顺丰转运中心国际货运设施功能,完善内外通达的公路网。抓紧引进临空偏好产业,推进英佛曼纳米科技、MRO等临空产业项目在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五)着力建设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按照“通、特、精”要求,全力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出台城市有机更新实施方案,争创第二批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推动鄂城区、华容区冲刺县域经济全省十强、全国百强。(六)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稳住投资“牛鼻子”。全力以赴推进522个重点项目建设,保持项目信息“集中上墙”、部门地区“责任上肩”,实时进展“滚动上线”工作机制。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和政策性基金保障作用,优先保障“两区一枢纽”根本性、骨干类项目。(七)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方向稳住工业“基本盘”。扎实推进“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用好、用足省“技改13条”,引导我市重点制造行业实施智能绿色化技术改造。(八)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动力持续“强信心、稳预期”。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从供需两端发力,细化实化助企纾困政策,大力招引优质外资项目落地,做到应延尽延、应免尽免。(九)狠抓作风转变,紧盯“三个提升”促进工作落实。一是提升工作能力。蒙徽书记在鄂州调研时强调,干部要多出去看,要有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去做事,增强能力本领。我们要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国际思维,准确把握城市和产业发展趋势,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二是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根据市委制发的《全市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要求,同志们要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破解难题的办法路径,聚焦鄂州产业转型的难点、项目建设的堵点、优化环境的痛点,深入基层一线,以高质量调研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破解难题能力。当前,全市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要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聚焦企业关心的具体问题和重点环节,当好“店小二”,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以赴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1 ICP备案: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鄂州市鄂城寿昌大道47号,鄂州发展大厦7-9楼 联系人:黄娴 联系电话:027-60830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