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10月11日)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今年投资及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总体部署,发挥投资和重大项目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在省发改委的支持下,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1亿元,比2010年1-9月增长41.8%;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3亿元,同比增长30%。现将我市1-9月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重点项目基本情况
(一)2011年续建和新开工项目进展良好
2011年全市确定亿元以上续建和新开工项目120个,总投资664.5亿元,其中投资过20亿元的项目7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5个、投资过5亿元的项目18个,2011年计划投资233.6亿元,1-9月累计完成投资171.4亿元,占计划投资的73.4%。74个续建项目中,已有恒颖超电子一期、武汉实佳机械加工、归一环保建材、启科数控、道远建筑工程机械、高远钛焊管、吴楚大道中段等21个项目竣工或试投产。46个拟新开工项目中,已有华都钢构、创联掘进、中正压力容器、市中心医院门诊大楼等39个项目开工建设。
今年我市列入省重点项目41个,总投资840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在建项目17个(跨市州项目5个,市属项目12个),总投资28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6.7亿元,1-9月完成投资89.9亿元,占年计划的77%;列入省重点前期推进项目24个,总投资556.7亿元,大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较快,梧桐湖综合开发、顾地总部、豪威物流市场、红莲湖怡海教育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二)争取中省资金支持项目取得突破
截止9月30日,已累计落实项目135个,到位中省资金74309.9万元,其中省预算内资金4717万元、中央投资资金69592.9万元,其中磨刀矶闸除险加固工程1546万元、2011年新建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2651万元、市精神病医院2050万元、市中心医院700万元、梁子湖区人民医院1850万元、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系统700万元、梁子湖区污水垃圾处理厂700万元、湖北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鱼类加工废弃物生产氨基酸系列产品项目800万元、梁子湖区200吨/日垃圾填埋场700万元、湖北归一节能环保科技建材有限公司利用脱硫石膏生产新型建材产品项目1000万元、长港城乡一体化示范带2000万元、鄂州供电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33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50010万元等一批投资较大项目。此外,争取到位省政府综改示范项目启动周转资金5亿元。市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洋澜湖综合整治利用德国政府贷款3000万欧元、鄂州大学利用德国促进银行1900万欧元贷款计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三)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加快启动
坚持把改革创新和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综合改革示范的要求出发,围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三个功能板块,选准和聚焦一批改革攻坚项目,启动一批承载改革的建设工程,着力打造鄂城“两型”发展、葛店创新成果转化、大梁子湖生态文明、三江港现代物流、吴都文化产业、长港城乡一体化六个集中展示区,通过改革引领发展,投入转换机制,创新增强后劲。我市已策划并启动实施了26个项目,总投资366.01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4.9亿元。一是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鄂州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新能源利用示范城市、葛山文化体育产业园、湖北(葛店)科技企业加速器、武鄂黄一体化吴楚大道工程、梁子湖水生态展示馆等14个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二是一批项目实现开工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基体材料研发中心、鄂州开发区循环工业产业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示范工程、葛店太阳能产业基地、城乡一体化垃圾污水处理系统、长港生态都市农业示范工程等12个启动项目已开工建设。三是一批项目获得省直部门支持。省直部门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在项目、资金、政策上积极支持鄂州综合改革。3月初,省发改委召集省直23个有关单位和省发改委16个处室负责人与我市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对接,提出支持落实意见,目前项目进展情况顺利,落实情况较好。
(四)引进央企及大型投资集团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加大对接央企及大型投资集团力度,上海意邦集团、当代节能置业、上海昊阳实业、中建股份、中海油、三江航天等大型企业与我市签订合作协议,省联发投、省长江投也分别参与到梧桐湖新区、三江港经济区建设中。目前三江航天集团投资160亿元的三江航天城市综合体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建股份公司投资100亿元的三江港中建股份码头等一批项目已签约,投资20亿元的亿丰时代广场、投资18亿元的金利福工业园、投资8.5亿元的顾地塑胶生产总部、投资58亿元的月河商务区综合开发、投资20亿元的豪威城市广场、投资100亿元的当代节能科技家园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五)城建“十大工程”全面推进
年初市政府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 总投资281.3亿元,2011年计划投资130亿元,截止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98.7亿元,占计划投资的75.9%。(1)总投资3.4亿元的葛湖线一级公路已完工;(2)总投资90亿元的武黄城际铁路鄂州段已完成投资40.5亿元;(3)总投资5.5亿元的鄂州火车站站房改造及站前广场建设已完成投资2.53亿元,站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4)总投资39亿元的武(汉)鄂(州)黄(冈)城际铁路鄂州段及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已完成投资6.9亿元;(5)总投资4.8亿元鄂州大道工程已完成投资1.2亿元;(6)总投资31.9亿元的吴楚大道中段(含双港大桥)已建成通车;(7)总投资31.4亿元的汉鄂高速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6.95亿元;(8)总投资9.3亿元的鄂州港区工程已完成投资3亿元,鄂钢码头已建成,超凡码头即将安装港口设备;(9)总投资60亿元的鄂城新区建设已完成投资2.3亿元;(10)总投资6亿元的三江港货运站及港区铁路工程地质钻探和可研设计已完成。
(六)重点项目工作措施不断加强
一是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下工地、访客商,促发展”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组织1000名干部对120家重点企业、125个重大项目工地、113个有重大投资意向的客商逐个实地走访调研,逐个解决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吸引客商扩大投资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实行领导挂点和向重点项目派驻工作队制度。结合千名干部“进企业、下工地、访客商,促发展”活动,连续第三年实行向重点项目派驻工作队制度,全市32名市级领导联系40个重点项目,向125个重点项目派驻77个工作队,工作队工作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继续实现一月一报表、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半年一考核、全年结硬帐。三是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先后出台《鄂州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关于扩权强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新政策,实行重大项目市级部门跟踪服务制,落实“一包到底,全程护航”的责任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定期召开带领市相关部门、区、开发区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进行现场检查督办,有效的改善了项目建设环境,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压力大。今年以来,国家为控制流动性、管理通胀预期和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同时加强地方债务清理管理,严格控制授信额度,这对我市项目建设资金形成较大压力,如天普太阳能、归一环保建材、万华设备、光大船业、长容三期扩建、杨叶模具工业园、鄂城新区建设等项目均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物价持续高位运行,企业投资意愿减弱。今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生产资料和消费价格“双涨”,市场对物价上涨的预期较强,影响投资信心,导致我市部分项目进度不快。
三是用地指标紧张,项目落地难度加大。2011年省政府下达我市年度用地指标4500亩,后经过努力又额外新增了4620亩,今年用地指标达到9120亩,而全市汇总的各类项目用地总计达到2.5万亩,年度用地指标缺口很大,项目用地紧张。如近期签约的中建钢构、长动集团、金利福工业园、华航梧桐湖旅游和加拿大风情小镇等项目,均因土地指标未落实而不能落地开工;杨叶工业园今年已签约纺织、两个五星级酒店、湖北风机等7个项目,因用地指标难落实,也迟迟不能开工。目前,需要用地指标的项目还有很多,如三和管桩三期、金拓电缆、振泰天龙机械、汀祖创业园、鄂东物流城、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实训基地、鄂城新区建设、华容农产品加工园、葛店开发区职教园、超凡物流等项目均存在用地指标困难的问题。
四是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项目招商受到影响。目前,各开发区、园区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配套不够,导致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不强,影响客商的投资决心,如铭嘉商城、三江百基物流园、晋煤物流等项目已签约或进行了多轮谈判,但迟迟不能开工。
五是征地拆迁难度很大,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开发地带抢栽抢建等违规现象比较普遍,既增加了拆迁量、增加了拆迁征地成本、又增加了拆迁征地难度,也易引发社会矛盾,如武鄂黄城际铁路葛店段、葛店职教园、美佳辅导学院、中百仓储、梧桐湖新区建设等项目都存在征地拆迁难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一,坚持大员上阵抓项目。继续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下工地、访客商,促发展”活动,实行向重点项目派驻工作队制度。对每个重点项目都落实一名挂点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工作方案、一笔工作经费,形成“四位一体”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和“一包到底,全程护航”的责任机制。市四大家领导每人至少挂点一个重点项目,负责抓好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解决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大员上阵、部门协调、专班推进”的工作格局。工作队工作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继续实现一月一报表、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半年一考核、全年结硬帐。
第二,坚持协调督办促项目。第四季度掀起“五个一”的项目建设热潮,即各区(开发区)每月洽谈一批项目、签约一批项目、向上争取批复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竣工一批项目。一是强力督办推进项目新开工和建设进度。坚持每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各区、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到一个区或开发区对重点项目建设工地进行现场查看,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各方配合共同推进项目建设的良好局面,在全市上下促进形成比、赶、超的项目建设热潮。二是加大项目对接和向上争取力度。围绕综改示范26个启动项目,市直相关部门积极到省直相关单位进行对接,签订“厅市合作”协议,提出支持落实意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落实开工条件。三是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对市直各部门定目标、定任务,实行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高频度招商,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强与央企和国内知名民企对接,促进中建股份、三江航天集团、省长江投、中海油、当代节能置业股份等项目尽快落实投资。对于一些尚处于前期工作的签定协议或合同的招商项目,积极主动与项目投资方沟通,及时掌握投资方的情况和意图,加强跟踪协调,促使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
第三,坚持突破瓶颈建项目。努力突破资金、土地两大瓶颈,促进项目做实、做快。一是向上争资金。围绕鄂州综合改革示范26个启动项目和195个争取中省投资项目,继续做好今年资金争取工作。全力申报好2012年中央预算内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计划。二是拓展融资渠道。做大做实市城投公司、市交投公司等融资平台,加大银企合作力度,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努力探索外国政府贷款、世行及亚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新途径,扩大融资渠道。继续做好市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洋澜湖综合整治利用德国政府贷款3000万欧元、鄂州职业大学1900万欧元贷款等资金到位工作。三是引进实力资本。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鼓励合法贷款公司发展壮大,培育大通、顾地等一批企业上市,采取BT、BOT等方式,吸引更多实力资本,积极引进省联发投、省高新投、省长江产业投资公司参与我市建设,多方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激活民间投资。围绕国家“新36条”,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把更多的民间资本引向我市所有放开行业。五是盘活土地“升值”。市城投公司、交投公司和各开发区投资公司要做好土地收储、拆迁工作,在净地上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提升土地价值。要以改革的办法加大土地拍卖、出让,追求土地利益最大化,以此来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六是开源节流增地。在向上争取土地指标支持的同时,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不占用市级用地指标、盘活闲置用地、用好存量指标、节约集约用地等办法解决项目用地不足问题。
第四,坚持优化环境推项目。以全市治庸问责风暴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全市项目建设环境。一是查找问题和不足。以“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为重点,围绕项目建设查找问题和不足,市直各部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对照岗位职责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行自查自纠、自我整改,对条件具备、能够解决的马上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目标、时限、措施和责任。二是提高行政效率。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高标准建设市、区、镇、村四级行政服务中心,33家市直项目审批部门全部进驻服务中心,对行政审批流程实现再造,缩短审批时限。对项目的各种前期审批等工作实行代办制,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对规划、环评、供地、注册等各个环节,实行一个大厅,一站式服务,进一步降低行政收费和事业性收费标准,确保项目成本低于其他地区,打造全国软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三是为重点项目“护航”。对重大项目制定特殊政策,落实“一企一策”制度,要求各辖区要实行干警驻企。实现“一企一警”, 全面开展干扰重点工程的严打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插手项目建设的砂霸、地霸、工程霸和强揽强建、强装强卸、强收保护费等非法活动,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四是全力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千方百计解决项目用地指标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加大控违拆违力度,和谐拆迁,积极供地,加强水、电、煤、气、运等供应保障,使投资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效益。
第五,积极谋划明年投资工作。一是确定全年投资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66个,投资总规模4010.7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9个,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10亿元以上项目66个。根据“十二五”任务分解和今年投资预计完成情况,初步安排2012年全市投资计划指标为420.5亿元,增长 25%;工作目标437亿元,增长 30%,奋斗目标454亿元,增长35%。二是继续实施“三个一百”项目。稳步推进“三个一百”项目建设,确保明年续建和新开工亿元项目、前期推进和招商引资亿元项目和争取中省投资项目分别达到100个以上,并对项目实行滚动管理,实现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和策划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三是实施一批城建交通重大项目。围绕综改示范五大功能区内的2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规划,确定一批重大城建和交通项目,年底前拿出明年项目清单,明确责任,抓好实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四是加快一批项目前期工作。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梁子湖水生态展示馆、梁子湖防洪工程、梁子湖第二入江通道、鄂咸生态旅游快速通道、武鄂黄一体化吴楚大道工程、三江航天城市综合体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三江港中建股份码头、葛山文化体育产业园、长港生态都市农业示范工程、城乡一体化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工程、环梁子湖农村集约化养殖示范工程、杭州瑞麒华中都市农业综合体开发、鄂城新区综合开发等要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全面开工建设。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1 ICP备案: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鄂州市鄂城寿昌大道47号,鄂州发展大厦7-9楼 联系人:黄娴 联系电话:027-60830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