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发改农经〔2018〕102号
你局《关于恳请批复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花马湖二站初步设计报告的函》(鄂州水务函〔2018〕94号)及相关附件均悉。经研究,我委同意该项目(项目代码为:2018-420704-76-01-017619)初步设计报告,现批复如下:
一、工程建设必要性
鄂州民用机场场址位于鄂城区燕矶镇杜湾村附近,机场本期工程建设将截断上湖与中湖之间的水流通道,将花马湖流域划分为上排区和中下排区两个涝片,造成上排区来水在汛期无处可泄,亟待建设新的出水通道。为了解决花马湖上排区汛期洪涝水出路受阻的问题,提高上排区的排涝标准,保障鄂州民用机场建设期间的防洪排涝安全,同时缓解花马湖电排站的排涝压力,新建花马湖二站(燕矶泵站)是十分必要的。
二、水文
(一)同意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和成果。设计暴雨历时为15天,设计暴雨过程采用白龙站典型年(1999年)最大15天暴雨过程按同频率方法计算。花马湖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491立方米每秒,入湖总洪量为1.39亿立方米;花马湖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581立方米每秒,入湖总洪量为1.75亿立方米。
(二)同意泵站外江排水期日平均水位和连续3天平均水位频率分析成果。
三、工程地质
(一)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二)同意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意见。基坑开挖边坡总体以土质边坡为主,建议采取分级放坡开挖,同时对坡面进行必要的支护措施。
(三)基本同意天然建筑材料调查评价意见。工程建设所需土料利用开挖料;块石料利用临近的其它工程石方开挖可利用料。
四、工程任务和规模
本工程通过新建进水渠、拦污栅桥、进水前池及进水池、泵房、出水流道、真空破坏阀室、防洪闸、出水池、出水渠,以及安装间、配电房等生产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配套相应的安全监测设施和工程管理设施等,提高上排区的治涝标准,同时可缓解花马湖中下排区(即花马湖电排站)的排涝压力,为花马湖流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同意花马湖二站排涝标准。花马湖二站单独工作,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保障花马湖上湖最高水位不超过18.04米(85国家高程,下同);在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其他工程实施后,花马湖二站与流域其他外排泵站联合工作,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保障花马湖最高水位不超过18.04米。同意花马湖二站设计排涝流量为75立方米每秒。
五、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一)工程等级和标准
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花马湖二站为排水泵站,泵站规模为大(2)型,泵站等别为Ⅱ等;泵站的主泵房、副厂房、进出水池(含两侧翼墙)、拦污栅等主要建筑物级别均为2级,其余次要建筑物级别均为3级。根据《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鄂州长江干堤均为2级堤防。花马湖二站为鄂州长江干堤赵家泾堤防段堤后式泵站,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与堤防相关的出水流道、防洪闸级别均为2级。同意泵站建筑物内湖侧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外江侧防御1954型洪水。
(二)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同意泵站布置在燕矶镇付家湾,泵站顺水流方向依次布置进水渠、拦污栅桥、钢筋混凝土护坦、进水前池、进水池、泵房、出水流道、真空破坏阀室、防洪闸、出水池、壅水堰、消力池、海漫、抛石防冲槽和出水渠,泵房上、下游与两岸设置翼墙相连。
2、同意主泵房采用块基式,水泵机组呈一字型布置,主泵房平面尺寸为47.42米×18.2米(长×宽)。主泵房地面以下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电机层(高程23.00米)、联轴层(高程17.80米)、水泵层(高程11.27米)及底板层(高程7.45米)。主泵房地面以上一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配电房布置在泵房下游侧,平面尺寸为59.44米×8.10米(长×宽),地面以上两层,地面以下一层为电缆夹层,楼面高程20.00米。配电房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安装间布置在泵房东侧,平面尺寸为12米×13.6米(长×宽),安装间高程23.00米,地面以下两层,地面以上一层。
3、同意泵房上游连接段、出水流道、真空破坏阀室、防洪闸、泵站出口消能段布置和设计;同意泵站两岸连接段、进、出水渠设计;基本同意安全监测、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
六、机电与金属结构
(一)同意主水泵选用6台2000HLQ13.14-10.99型立式混流泵,配套TL2000-28/3250型同步电动机,泵站装机容量为6×2000kW;同意肘型进水流道和虹吸式出水流道的设计方案,断流方式采用真空破坏阀+快速闸门断流;同意主机组布置方案,水泵间距7.5米;同意水泵叶轮中心安装高程11.50米,泵站水机最小淹没深度为3.5米;同意起重设备选用30/5t 型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同意油气水辅助设备系统和水力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二)基本同意花马湖二站的电源接入点为从220kV沙塘变电站两段110kV母线引接2回110kV双回架空线路作为泵站主备供电源,线路长度约15千米;同意电气主接线方案、站用电与生活用电分开设置、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规格、主要技术 参数及布置的设计方案、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的设计方案;基本同意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直流及UPS电源系统、励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泵站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方案。
(三)同意金属结构设计方案。
七、施工组织设计
基本同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总工期为16个月。基本同意料场的选择与开采方案;导流建筑物采用10年一遇洪水标准,同意导流建筑物设计方案;基本同意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运输、施工工厂设施和施工总布置方案。
八、 征地与拆迁
基本同意工程占用范围。下阶段进一步核实用地范围内土地性质,核实有关实物调查成果及补偿标准,并按规定在工程动工前完成相关补偿工作。
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计
基本同意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设计方案。下阶段需进一步细化有关措施并落到实处。
十、工程管理
基本同意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的划定。工程建成后,由花马湖二站管理处负责管护运行。需按有关规定重新核定管理单位人员定编数,报相关编制主管部门批准。
十一、工程概算
按鄂州市2017年12月价格水平计算,工程静态总投资为35601.78万元,其中工程部分静态总投资为28453.14万元(建筑工程14666.59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6276.78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567.26万元,临时工程1418.09万元,独立费用4169.51万元,基本预备费1354.91万元),建设征地移民补偿静态投资为6790.96万元,环境保护工程静态投资为143.56万元,水土保持工程静态投资为214.12万元。
十二、有关要求
请你局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土地、规划、节能评估等相关政策,尽快办齐环评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征地移民审批等需要开工前取得的要件,抓紧组织设计单位做好施工图优化设计,规范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基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投资。
附件: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花马湖二站初步设计概算审定表
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4月9日
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4月9日印发
附件: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工程花马湖二站初步设计概算审定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建安 工程费 |
设备 购置费 |
独立 费用 |
合计 |
Ⅰ |
工程部分投资 |
|
|
|
|
|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 |
14666.59 |
|
|
14666.59 |
|
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
855.36 |
5421.42 |
|
6276.78 |
|
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
65.40 |
501.86 |
|
567.26 |
|
第四部分临时工程 |
1418.09 |
|
|
1418.09 |
|
第五部分独立费用 |
|
|
4169.51 |
4169.51 |
|
一至五部分合计 |
17005.44 |
5923.28 |
4169.51 |
27098.23 |
|
基本预备费(5%) |
|
|
|
1354.91 |
|
静态投资 |
|
|
|
28453.14 |
Ⅱ |
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 |
|
|
|
6790.96 |
Ⅲ |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 |
|
|
|
143.56 |
Ⅳ |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
|
|
|
214.12 |
Ⅴ |
工程投资总计(Ⅰ~Ⅳ) |
|
|
|
35601.78 |
|
静态总投资 |
|
|
|
35601.78 |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1 ICP备案: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鄂州市鄂城寿昌大道47号,鄂州发展大厦7-9楼 联系人:陈飞 联系电话:027-60830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