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掌握2023年我省收购粮食质量和品质状况,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服务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我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工作部署,省粮食局在全省17个市(州)的84个粮食生产县(市、区)组织开展收购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共采集粮食样品3083个,其中优质或优良品种粮食样品627个,并依据国家粮食标准规定的质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检测和判定,调查和测报结果如下:
一、中晚籼稻
我省大部分地区中晚籼稻生长期雨水适宜,光照充足,收获期天气较好,整体质量和品质较上年有所提升。我省近5年中晚籼稻质量和品质情况见图1。
图1 2019年-2023年湖北省中晚籼稻质量和品质情况
中晚籼稻质量调查样品质量等级达到《稻谷》国家标准三等及以上的比例为96.2%,较上年提高11.0个百分点。一至五等比例分别为12.8%、51.0%、32.4%、3.4%、0.4%,无等外样品。出糙率平均值77.4%,为二等,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值为56.7%,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3.3%,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主要为未熟粒和病斑粒。千粒重平均值24.8g,较上年降低0.4g。
中晚籼稻品质测报样品涉及148个品种,长粒形籼稻、中粒形籼稻和短粒形籼稻样品占比分别为57.8%、36.1%和6.1%。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级以上的样品比例为65.9%,较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一至三级比例分别为0.3%、34.8%和30.8%。食味品质平均值81分,与上年一致。垩白度平均值5.1%,较上年减小0.3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干基)平均值为16.4%,较上年减小0.2个百分点。主要品质指标单项达标率与上年对比情况见图2。由图2可知,我省中晚籼稻优质达标率的主要制约指标为直链淀粉含量。
图2 中晚籼稻主要品质指标单项达标率情况
测报显示,优质达标率为100%的品种有华夏香丝、晶两优华占、番桂丝苗和红香优丝苗。晶两优华占连续四年均表现出优质性状,华夏香丝从2022年纳入品质测报采样范围以来品种优势明显。除上述品种外,优质达标率高于全省比例的有荃优822、荃两优丝苗、黄华占和晶两优534,其中荃优822和黄华占在我省种植范围较广,地域适应性较强。
二、小麦
受小麦收割期间连续阴雨影响,2023年我省小麦整体质量和品质较上年有所下降。
小麦质量调查样品质量等级达到《小麦》国家标准三等及以上的比例为81.3%,较上年降低7.9个百分点。一至五等及等外的比例分别为17.0%、36.3%、28.0%、12.0%、4.3%和2.4%。容重平均值768g/L,为三等,较上年降低8g/L。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10.0%,较上年增加4.1个百分点,主要为生芽粒。生芽粒平均值5.3%,较上年增加3.4个百分点。千粒重平均值43.6g,较上年降低1.9g。
小麦品质测报样品涉及44个品种,以硬质白小麦为主,比例为69.4%。达到《优质小麦 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的样品比例为1.0%,较上年降低3.1个百分点。无达到《优质小麦 弱筋小麦》国家标准的样品。降落数值平均值为231s,较上年提高5s。粗蛋白含量(干基)平均值14.0%,较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湿面筋含量平均值29.8%,较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值4.5min,较上年减少0.6min。烘焙品质评分平均值80分,较上年提高12分。主要品质指标单项达标率与上年的对比情况见图3和图4。由图3可知,我省强筋小麦达标率的主要制约指标为面团稳定时间;由图4可知,弱筋小麦达标率的主要制约指标为湿面筋含量和粗蛋白含量。
图3 小麦主要品质指标单项达标率情况
(判定依据:《优质小麦 强筋小麦》国家标准)
图4 小麦主要品质指标单项达标率情况
(判定依据:《优质小麦 弱筋小麦》国家标准)
测报显示,洛麦47和天宁38号表现出优质强筋性状。郑麦9023在我省种植多年,种植面积较大,但存在农户自留种子种植情况,导致品质有所退化。我省小麦品质南北差异较大,且具有明显地域分布,鄂西北丘陵岗地优于平原湖区。
三、玉米
自2021年纳入调查范围以来,我省玉米今年整体质量为最高水平。我省玉米质量情况见图5。
图5 2021年-2023年湖北省玉米质量情况
玉米质量调查样品质量等级达到《玉米》国家标准三等及以上比例为98.8%,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一至四等比例分别为56.5%、35.1%、7.2%和1.2%,无五等和等外样品。容重平均值722g/L,为一等,较上年提高5g/L。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为3.8%,较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主要为破碎粒。霉变粒含量平均值为0.1%,与上年一致。百粒重平均值32.9g,较上年提高2.7g。
玉米品质测报样品涉及56个品种,以黄玉米为主,比例为97.5%。粗脂肪(干基)含量平均值为4.2%,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干基)含量平均值为9.7%,较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淀粉(干基)含量平均值为70.9%,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依据《高油玉米》国家标准,所检样品均未达到标准规定最低指标要求(粗脂肪干基≥6.0%),与上年情况一致。依据《饲料用玉米》国家标准,达到标准要求(粗蛋白质干基≥8.0%)的比例为97.5%,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依据《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国家标准,达到标准要求(淀粉干基≥69.0%)的比例为81.3%,较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
测报显示,良玉99号的淀粉含量略高于其他品种,冠玉57的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其他品种。我省玉米作为饲料用玉米和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有一定优势。
四、早籼稻
我省早籼稻存在抢割情况,整体质量较上年有所降低。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优质稻谷种植率不断提高,整体品质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
早籼稻质量调查样品质量等级达到《稻谷》国家标准三等及以上比例为78.2%,较上年降低4.5个百分点。一至五等及等外的比例分别为1.2%、31.0%、46.0%、13.8%、4.6%和3.4%。出糙率平均值76.0%,为三等,较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整精米率平均值为55.0%,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5.3%,较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主要为未熟粒。未熟粒平均值3.0%,较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千粒重平均值24.0g,较上年降低0.3g。
早籼稻谷品质测报样品涉及20个品种,长粒形籼稻、中粒形籼稻和短粒形籼稻样品占比分别为38.5%、17.9%和43.6%。。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级以上的样品比例为23.1%,较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二级、三级比例分别为5.1%、18.0%。食味品质平均值78分,较上年提高1分。垩白度平均值16.7%,较上年减小3.4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干基)平均值为18.9%,较上年减小2.8个百分点。主要品质指标单项达标率与上年对比情况见图6。由图6可知,我省早籼稻优质达标率的主要制约指标为垩白度。
图6 早籼稻主要品质指标单项达标率情况
测报显示,两优287优质达标率最高。浙辐802、中早39和中嘉早17的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度平均值大于全省平均值,较适宜用作米粉条加工原料。
五、油菜籽
今年春季气温较往年偏低,我省油菜籽整体质量较上年有所降低。低芥酸油菜籽达标率近50%,为2011年调查油菜籽以来的最高水平。湖北省菜籽油产业链建设成效显著。
油菜籽质量调查样品质量等级达到《油菜籽》国家标准三等及以上的比例为68.6%,较上年降低16.2个百分点。一至五等及等外的比例分别为16.7%、26.7%、25.2%、15.5%、10.9%和5.0%。含油量平均值39.3%,为三等,较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未熟粒平均值1.8%,较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热损伤粒平均值0.2%,较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生芽粒平均值0.3%,与上年一致。生霉粒平均值0.6%,较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芥酸含量平均值7.2%,较上年降低1.9个百分点,达到低芥酸油菜籽标准(≤3.0%)的比例为49.2%,较上年高5.6个百分点。
六、花生
我省花生整体质量较上年有所提升。
花生质量调查样品质量等级达到《花生》国家标准三等及以上的比例为79.1%,较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一至五等及等外的比例分别为47.2%、19.8%、12.1%、15.4%、3.3%和2.2%。纯仁率平均值70.4%,为二等,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含油率平均值47.3%,较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不完善粒含量平均值为3.8%,与上年一致,不完善粒主要类型为未熟粒和病斑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