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市开展“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以来,市粮食局党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机关干部职工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务实作风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农户充分肯定,市内主要媒体连续跟踪进行报道。3月18日,市委办公室以“三必访、四必查、五必问”为题,在《督查与反馈》上编发了我局活动开展情况。现将全文转发,请局机关全体干部和各工作组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把此项活动引向深入,收到预期效果。
三必访 四必查 五必问
自2月24日以来,市粮食局全体机关干部组成9个工作专班,按照“访不漏户、问不漏项”的要求,深入到东沟镇余湾村17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湾、590户村民家中以发送宣传资料、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查看原始资料等形式,了解农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所难、所怨。
为把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讲解清楚,把农民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解释清楚,把农民的生产状况、生活状况调查清楚。该局把“三个必访”“四个必查”、“五个必问”作为此次主题活动的基本要求。所谓 “三个必访”是,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必访;农民生产、生活和社会治安情况必访;各相关部门服务“三农”情况必访。所谓 “四个必查”是,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粮食直补资金必查;新农保补贴资金凭证、新农合参保凭证必查;对农民群众反映的个性问题必查;村务公开情况必查。所谓 “五个必问”是,农民的土地承包情况必问;家庭生产、生活及经济收入情况必问;留守儿童的入园就学情况必问;空巢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必问;低保、残障等特困群体的生产、生活保障情况必问。通过突出“三个必访”、“四个必查”、“五个必问”,使整个调查工作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准确性、代表性和操作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局把开展“进农村、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看作是对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一次集中检验。要求局机关干部做到“三个一”。即,每个机关干部有一本民情专用笔记簿;有一篇心得体会文章;每个工作组有一份高质量的民情调查报告。据统计,在进农户、访民情阶段,机关干部民情记录人均达到6000字,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和“民情日记”58篇,9个工作专班均撰写了民情调查报告。既营造了浓郁的活动氛围,又为形成综合性的民情调查报告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不仅如此,通过访民情、听民声、知民意,使机关干部增进了与农民朋友的感情,增强了作为一名粮食工作者体贴“三农”、服务“三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了弄清有关专业用语,有的干部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清楚明白;为了核实一个数据、一个问题,有的干部不辞辛劳找当事人。家里找不到当事人就到田头地边找,白天找不到当事人就等到晚上找,村里找不到当事人就到其务工的地方找,非要问个水落石出。同时出现了为特困家庭现场捐款,为空巢老人打扫环境卫生,为孤寡老人梳理挑水等感人场面。
由于方法得当,措施有力,作风扎实,摸清了余湾村在生产生活用水;环境卫生管理;电视收费;留守儿童的入托入园;土地延包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同时,明确了后阶段的工作重点。一是在继续组织局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开展民情调查的同 时,组建一个由一名局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进驻余湾村,针对前阶段梳理出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度调查,深刻分析,深层解剖,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二是分别召开余湾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代表、村民代表会议,通报前阶段工作情况,广泛征求各层次代表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和建议。在此基础上,配合余湾村“两委”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重点、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将整改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组、落实到人。三是按照“办实事、促发展”的要求,立足于粮食行业特点和自身工作职能,发挥好“城乡互联”“厅市共建”等机制作用,围绕新社区建设、粮油订单经营、优质粮源基地建设、农户科学储粮、幼儿园建设等重点,尽力帮助余湾村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农村快发展、农民得实惠、部门树形象、干部受教育的目的。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41 ICP备案:鄂ICP备05017375号 ![]() 主办单位: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鄂州市鄂城寿昌大道47号,鄂州发展大厦7-9楼 联系人:陈飞 联系电话:027-60830400 |